阅读记录

《我锦衣卫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》

第112章 倭寇造无间罪,我等杀倭功德无量(五千字章)

《我锦衣卫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》全本免费阅读

第112章 倭寇造无间罪,我等杀倭功德无量五千字章

锦衣卫袍泽们刚才已陷入绝境。如今得到了喘息的机会。

经过一番鏖战,还能动弹的锦衣卫袍泽仅剩下四十人。

可是,第一拨与锦衣卫鏖战的倭寇,尚存二百余。他们已与锦衣卫缠斗在了一起,撤不回去。干脆做鱼死网破之争。

再对耗下去,迎接锦衣卫的依旧是全军覆没。

那三百多僧人虽出城攻击倭寇,然远水解不了近渴。

唐顺之只得命令剩下的鸳鸯残阵并成四个完整的鸳鸯阵,与倭寇做殊死一搏。

林十三、孙越、沈惟敬三人已满身是血。

林十三不知自己亲手杀了几个倭寇。也许是两个,也许是三个。他已力竭,无力的挥舞着腰刀。他都不知道自己砍的是谁。

就在此时,平地响起一声雷!

“袍泽莫慌,广西狼兵来也!”

这是一个女人的声音。

林十三转头一看,只见身后有五六百明军蜂拥而至。这些明军与卫所军不同。

普通卫所军身穿鸳鸯战袄,头戴兵笠;他们则是头上戴兵笠,脚上踏草鞋,长裙及膝。

普通卫所军用的武器大都为长枪、腰刀;他们则是手持标枪、短刀。

普通卫所军用的是包铁的虎头盾牌;他们则是手持燕尾牌。

唐顺之往后看了一眼:“弟兄们,狼兵来了!此战我们必胜!打起精神,杀!”

狼兵中为首的将领骑着一匹云贵矮马,是个女人!

这女人六十多岁,身穿轻便的布面甲,手持一柄斩马刀。那真是英姿飒爽、巾帼不让须眉。

女人名叫瓦氏夫人。

瓦氏夫人,广西田州土官岑猛之妻。因丈夫、儿子早亡,瓦氏夫人不得不亲摄州政,政绩斐然。

嘉靖三十三年,时任浙直总督张经下令,征调田州狼兵入浙抗倭。瓦氏夫人上书朝廷,亲自带兵出征。

在浙江抗倭三年,瓦氏夫人威名天下扬。

嘉靖帝开特例,先封瓦氏夫人为二品诰命夫人,又封“女官参将总兵”,职正二品。

她成为大明自开国以来,唯一一个既受封诰命又受封将职的女人。

东南百姓皆称之为“石柱女将军”。

瓦氏夫人带着六百多狼兵,从倭寇后方席卷而来。像是一柄大锤狠狠捅在了倭寇腚上。

用后世的话说,狼兵和少林僧兵皆是特种兵。

倭寇被前后夹击,顿时大乱。

倭寇把登陆抢劫看成了做生意。盱眙县城没打进去,他们已损失惨重。这场仗再打下去只能赔本。

于是野原光治再次挥动大嗦了蜜:“统统撤退!”

一千八百倭寇在盱眙城下扔下了五百多具尸体。剩余一千三百人朝着东边退却。

瓦氏夫人却没有追击。不是她不想追,而是她没有兵力去追。

广西狼兵出桂之时,不过两千余人。在福建、浙江、南直隶转战三年后,人数仅剩下一千两百左右。

这一千两百人,如今有六百被调往了台州防倭。

剩余六百人被调到淮安府,奉命击退登陆的倭寇。

淮安府境内如今有三四股倭寇。

六百狼兵就像是后世的消防队。倭寇打哪座县城,他们便赶到哪里。他们兵力严重不足。

兵力不足便打不起追歼仗,只要将倭寇赶跑便要见好就收。

林十三等人终于来到了盱眙城门前。

五十九岁的瓦氏夫人朝着唐顺之一拱手:“在下女官参将总兵,瓦氏。”

唐顺之拱手:“在下兵部职方司郎中,唐顺之。久闻瓦氏夫人威名,失敬失敬。”

瓦氏夫人没了刚才在马上的飒爽英姿。她不住的咳嗽:“哦,咳咳咳,原来是,咳,唐郎中。”

林十三也一拱手:“在下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旗,林十三。”

瓦氏夫人皱眉:“锦衣卫?把俞帅和戚将军抓起来的锦衣卫?你们的脑袋是不是被野狗吃了?”

林十三哭笑不得,忙不迭的解释:“抓俞帅、戚将军的是南京锦衣卫。并非我们北镇抚司。”

瓦氏夫人上下打量了林十三一番:“看你一身是血,今日也算跟倭寇拼了命,是条好汉。”

林十三道:“幸得瓦氏夫人相救。否则我跟这些锦衣卫的袍泽,今日全得殉国。”

瓦氏夫人夸赞道:“你们都是锦衣卫?打得不错。我看你们不足百人,脚下得有二三百倭寇尸体。”

林十三道:“这是唐先生指挥得当之功。”

就在此时,一个四十多岁的和尚走了过来。和尚左手做佛揖,右手则拎着一根包铁长棍。

唐顺之问:“大师是?”

和尚自报家门:“噫,俺是河兰嘞!小庙嵩山少林寺。贫僧月空。”

注:考证了下。嘉靖抗倭时期的协守淮安的僧兵是来自于嵩山北少林。上章写成了南少林,错了。已改。

林十三惊讶道:“少林寺是小庙?大师过谦。您和一众师父不在河南念经,怎么跑到浙江杀倭来了?”

唐顺之在一旁解释:“林传奉你有所不知。嘉靖三十三年

感慨完,林十三带着幸存袍泽前往刚才的阵地,救治身受受伤的兄弟,为阵亡的兄弟收尸。

今日一战,锦衣卫百余人,战死二十五人,重伤三十四人。

林十三将伤员安置在盱眙城中修养。战死的则先行入棺,等待锦衣卫派人来迎棺回京。

人都是会成长的。这一场恶战让林十三成长了不少。

原来,这世上不光只有那些只知内斗的狗蛋子文官。还有一批为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的国之脊梁。

众人打算在盱眙城歇一晚,明日再出发南下。

林十三和孙越、沈惟敬、唐顺之相互帮忙包扎着伤口。

林十三道:“唐先生,我不明白。淮安有整整一个卫、四个千户所、十一个百户所。加起来有卫所军上万人。他们就坐视倭寇随便攻击各个县城?”

“另外,昨夜咱们夜袭倭寇。轻松杀五十人。去年为何五十多个倭寇能够横行江南?”

唐顺之答:“你问到了点子上。卫所军制乃是太祖所定,当初太祖曾自豪的说‘咱养百万兵而不费一文’。”

“可卫所军制到了今天,却早已朽败不堪。士兵沦为了卫所军上官的家奴、雇农。”

“如果你是卫所军士兵,你为何要去打仗?打赢了,赏银恐怕还不够还借上官的高利贷。”

“打输了,脑袋搬家。”

“少林僧兵能打,是因他们有佛家之大信仰。你跟一群卫所军老粗谈什么大信仰?没用!”

“广西狼兵能打,一来是因他们故乡民风彪悍。二来是因他们是朝廷特旨拨发饷银。且瓦氏夫人从不克扣。”

“你给卫所军拨军饷试试。户部拨下来一百万两银子,先是各省都司衙门分一分,兵备道衙门分一分。总兵、参将、副将,诸卫指挥使、同知、佥事、千户、镇抚、百户、总旗再层层扒皮分一分。”

“真正落到底下士兵手里,恐怕只剩下几个铜钱。”

林十三听了唐顺之这一番宏论,感慨道:“照您这么说,东南三十万卫所军就都是废物,抗倭根本用不上。”

唐顺之颔首:“没错!打起仗来,他们站脚助威,敲敲边鼓倒是可以的。指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