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》
《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》全本免费阅读
第57章 重现踪迹
点亮油灯,将其摆放在镜子周围,提供充足的光照。
陈舟用木桶中兑出来的温水将头发洗干净,然后拿起剃刀开始给自己理发。
这些剃刀基本没有使用过,刀刃锋利。
平常陈舟会用它们刮胡子,剃头倒是头一遭。
小心翼翼地提起一撮撮头发,仔细盯着镜子,慢慢用剃刀割断发根。
镜像视物老是让人产生错觉,剃起来很不方便,陈舟又担心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头皮割开,剃头的进度格外缓慢。
湿润的头发落地,他渐渐剃掉了半个脑袋的毛发。
在镜子前调整了几个方向,确定剃得很干净,没留下小块毛发,陈舟继续工作。
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,提头发举剃刀弄得胳膊都有点发酸,他总算剃光了头发。
剃刀理出来的发型比板寸还要短一些,头上少了一层重物,感觉凉飕飕地,但这就是陈舟想要的感觉。
擦干净剃刀,用温水冲洗掉脑袋上残留的头发茬,不时用手揉揉光头,感受略有些扎手的手感,再照照镜子,看着里面的帅小伙。
嘿嘿
憨笑一声,他把自己的头发收进了塑料袋里——没准以后能用它们做根毛笔。
……
2月18日,酝酿许久的雨水终于落下。
凌晨陈舟便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,只是这一次没有冷风钻被窝,雨势也不大,他也就没再起床查看农田。
听着大自然的白噪音,迷迷糊糊地睡着,醒来已到天亮。
待他起床时雨已经停了,窑洞中的空气却充满了湿气,感觉比平时清凉潮湿许多。
“真正的雨季到了。”
生火做饭时,陈舟意识到应该在厨房中储备一些木柴了。
不然等到连阴天的时候,想点燃那些湿树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还有炉灶,它靠洞外建造,若是雨大通烟口很容易进水,得在外面为其搭建一个专属的小遮雨棚。
除了木柴储备不够,他还想到了在森林中摞成堆,正在晾晒中的备用木材。
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降水很有可能把它们泡烂,他必须得把那些品相不错,适合分解成木板或制作成家具的木材搬到储藏室中。
还有一些在外晾晒的藤条和河柳枝,自从把它们再次拿到室外晾起来后,陈舟就没管过它们,这次下雨淋湿,算是浪费了那么久的晾晒时间,全都毁掉了。
好在上次制成的醋数量不少,到现在才消耗掉几小杯,没再晾晒。
倘若在外晾晒的朗姆酒或成桶的醋被雨淋坏了,可要把他给心疼死。
……
吃过饭,陈舟穿上厚衣服大檐帽,先去看了看农田。
上次的暴雨已经检验过田垄的质量,这种小雨根本无法对庄稼造成影响,无论是稻谷还是麦子都茁壮成长,就连之前被鸟叨过的那两棵植株也恢复一些元气,抽出新叶了。
走过田间地头,顺手拔除几株新冒出来的野草,他前往坡下。
细雨洗涤了森林,空气清新。
消逝许久的蛙鸣声又在林中响了起来,将来福搅扰得前窜后跳,分外活跃。
来到营地,走到每一个窝棚前,陈舟探身向内,观察着棚顶帆布有没有漏雨的情况。
如果有的话,他就在窝棚门口留下一个记号,表示这里面的物资需要优先搬运。
不知不觉,已经巡查一圈。
默默记着数,陈舟发现情况不容乐观。
漏雨的窝棚竟然占据了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这些窝棚中不乏装有铁器、装有布料和装有家具的。
刚刚遇上一场小雨它们就漏水了,真要面临持续两个月的降雨,非得被浇散架不可。
这还是昨天特意修补加固后的表现,陈舟真不敢想如果没有昨天的修补,漏水的窝棚又会有多少。
“要么重新建造一批窝棚,再拖延两个月。
要么立即开始搬运,哪怕下雨,也不能轻易停止工作。
不然我辛辛苦苦搬上来的物资可就都白瞎了。”
拽下一块湿透的帆布,将新帆布盖在窝棚上,再往新帆布上压几层树枝。
修补窝棚的过程中,陈舟甚至有点后悔为什么要搬上来这么多东西。
要是和鲁滨逊一样,只拿走食物和一部分衣物武器,他就不会产生这个烦恼了。
像那些带有雕的衣柜、置物架、书架和长航海桌等家具,虽然精美昂贵,但自从搬进窝棚里就没挪过地方。
它们又大又沉,将它们搬到半坡上时就已经给陈舟留下了心理阴影。
往山上搬运需要费的力气更多,道路崎岖,没有推车,手挑肩扛,一天也就能倒腾两件大家具上去。
可要说把它们劈碎了烧火或是任由它们被雨水泡烂——对不起,华夏儿女没有这种糟践好东西的习惯。
……
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要一件一件办。
面对搬运物资上山这个艰巨的任务,陈舟制造手推车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。
当然,在“輮以为轮”之前,他还是要使用自己健壮的身躯,扛起两
个大木箱回到窑洞。
稍微休息片刻,陈舟看了看天色,依旧阴云密布,一副将下未下的模样。
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下雨,他带上斧头,前往森林挑选合适的木材輮车轮。
自登岛以来,砍伐过的树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,其中九成都是陈舟叫不出名字的树,他只能给这些树瞎起代号。
像菠萝树、浮木这都属于比较杰出,且较为正常的树名。
砍树后发现树干上趴着一只青蛙,就叫青蛙树;砍树时正值黄昏,就叫黄昏树;砍树时来福叫了一声,就叫汪汪树……
若是现代植物学家看到陈舟起的这些奇葩名字,非得气的吐血三升。
单从这些树名上,除了他没有任何人能判断木质的区别和树木的特点。
陈舟却靠着这种独特的命名风格牢固地记住了大多数树木的外形。
他现在要去找的那种树名为“假杨树”,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棵树的外表与杨树毫无相似之处,砍断后木质却和杨树差不多,白白净净,纤维长韧性强但不够细密,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类型。
跟菠萝树铁树或是檀木比较,它的木质松散,跟浮木比,又显得过于紧实。
陈舟打算先截取一段假杨木,然后将其劈砍成木条,试着用火烤制,或是烧开一壶水用蒸汽慢慢热熏,看看能不能弯折。
若是可以掰出曲线,他就找个木桶或是直接用大铁罐子限制木条的形状,把它掰成圆形。
只要有了圆形的轮圈,手推车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大半。
在轮圈上打孔,往中间插辐条,装车轴,这些都不算难事,只是繁琐细致些,陈舟有自信完成。当然,理想中的完美成果通常只会在梦中发生。
陈舟很清楚,輮木成轮是一项真正的古代技艺,它不像熬油或是剥皮那么简单。
短短的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”里,蕴含了不知道多少技巧和古代匠人苦心琢磨的经验,绝不是一两次尝试就能成功的。
选取木材、加热、弯曲、晾晒,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。
困难重重,但陈舟无法因噎废食。
现在急需手推车,若能掌握这门手艺,以后搬运石头和土壤就再也不用耗费木桶了。
掏厕所堆肥,前往果树山谷摘葡萄水果也能一次性运输一大堆,还能省去研究如何编筐的时间,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这样的事,哪怕再困难十倍,他都要钻研出成果。
……
傍晚,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。
陈舟扛着截好的木材匆匆赶回窑洞,来福在他前面肆意奔跑。
它不管不顾地冲过草丛与灌木,毛发被雨水浸湿,从淡黄色变成了深棕色,脖颈上的一圈鬃毛也不复蓬松,垂向地面,不再具有雄狮的气质。
跟陈舟在一起后,这家伙算是脱离了苦海,伙食质量提升了数个档次。
以往每天只能吃半块的面饼现在管饱,吃多少给多少,在船上接触不到的鲜肉和内脏也常能吃到。
杀死海豹后,食谱中还多了煮肉煎肉。
营养充足,来福的个子又成长了一些——其实它还不到一岁。
不仅身高有所增长,它的块头也越来越大。
平时因毛发绒密,难以注意到它的身材。
现在被雨水打湿,毛发缩水,奔跑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它健硕的肌肉发力,尤其是前肩处的肌肉块,比陈舟引以为傲的肱二头肌还要粗好几圈。
雨水清凉,降低了来福的体温,减少了它的散热压力,让它跑得更加欢快舒畅。
汪汪!
因兴奋而吠叫,来福站定,甩了甩身上的水,回头望向主人。
待陈舟气喘吁吁地扛着木头,迈过藤蔓和树根走到它身边,它又一溜烟儿跑远了。
知道这是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